臺大教學大樓室內空氣品質研究

本計畫從智慧校園 (smart campus) 的概念出發,將臺灣大學校園視為一個生活實驗室 (living lab),透過客製化感測器的研製與佈建,建構一個前導型的微氣候感測網絡,並以感測器資料為出發點,發現問題、定義問題,提出解決⽅法與對應策略。
而大型教學教室是否能提供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一直都是台大管理階層很關心的問題。

研究團隊與教務處合作,針對博雅101、博雅圓桌區、新生102、普通102、共同101與綜合學習開放空間 2 樓等大型階梯教室,進行室內空品感測器的佈設,希望能夠掌握幾個大型教室空間的空品動態。同時,也提供 QR-CODE 讓上課的師生,可以透過即時的數據儀表板,掌握教室內的空品狀況。而後續也將持續以感測數據為基礎,結合校內具有室內空品專長的研究團隊,共同研擬可能的改善方案讓臺大能夠成為一個更舒適的學習環境。

在室內感測器持續監測、蒐集資料並分析研究後,團隊於教務會議、環安衛上發表臺大大型教室空氣健康檢查報告,說明我們發現到的現象、問題,並提出解方,促使博雅101大教室在今年 2 月進行排風扇增設、擺放綠色植栽等空品改善方案,提升學生學習環境品質。

此外,有鑒於台大交流版上台大學生代表開始發起關注校園各教室中的空氣品質,激起了很多有關室內空氣品質的討論。本團隊主動聯繫學生代表,積極與學生交流並闡述目前學校與本團隊合作的近況與未來發展。會議提到目前積極與教務處合作,重點監測博雅101、共同101、普通102、新生102、綜合學習開放空間以及博雅一樓開放空間並且已著手改善博雅101的教學空間、另外也於台大校園架設微型感測器以量測室外舒適度與空氣品質,期望改善台大室內與室外的學習環境。後續若有最新的改善報告發布非常樂意向學生代表們分享,以利學生代表在相關議題上的持續追蹤,一起為台大師生打造更好的生活與學習場域。